大众品牌设计中心,济南包装设计,济南画册设计制作,济南VI设计济南平面设计,济南品牌设计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细内容

千名设计师齐上阵!广州乡村“粤”来“粤”美

来源:http://www.dzcmjt.com.cn/news/    发布时间:2025-01-13 09:03:51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2024年12月正式启动“粤美乡村”风貌设计作品征集活动(广州),聚焦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设计之力激活乡村潜能,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活动启动以来火速“出圈”,迅速吸引了多方关注,截至目前已收到国内外设计机构、高校师生、独立设计师等1085组报名。香港大学张永和讲席教授、何深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雷讲席教授等重量级乡建导师纷纷亲临乡村一线,携手广州,共谋乡村建设新篇章。
近日,逾300名设计师们也怀揣着对乡村的深情与憧憬,走进这片充满故事与潜力的山间净土,深入细致地实地踏勘与访谈,构思生态与人文共生的美好图景。
乡建“智囊团”,奏响新“粤”章
本次活动组建“乡建导师”团队,邀请来自乡村建筑设计、运营策划、共同缔造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乡村“陪伴式”生长,扎根广州乡村田间地头,深入挖掘在地乡村文化资源,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同时,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通过构建多元交流平台,汇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村民等多方力量,共同探寻乡村建设的最优解。
国际著名建筑大师张永和,走进从化良口镇、黄竹塱村,沉浸式探寻乡村魅力,指导年轻规划师、建筑师开展“粤美乡村”快题设计,对流溪河畔的温泉入口、彩虹桥、古村落等节点描绘创意方案,将心目中的粤美乡村具象化,增强乡村的特色和辨识度、吸引力。
“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 最高奖实践成就奖获得者、设计大师张雷,深入溪头村、木棉村、桃莲村等村落,与当地村民深入沟通与交流。张雷老师亲切地提出要“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并倡导在尊重地方建造习惯、学习地方工匠建造技艺的前提下,做出让人感动的场景。
同行“阡陌间”,描绘新画卷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了系列设计踏勘活动,邀请了国内外设计机构、高校师生、独立设计师等走进乡村。1月11日,迎着冬日的暖阳,两百多青年设计师一同走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开启了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实地踏勘之旅。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兴奋地说,踏入增城的蒙花布村,就仿佛踏入了一个宝库,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和深厚的历史韵味,深深触动着他的心灵。他认为村落民居的改造未必要大刀阔斧,有时候从那些细微之处入手,从自然环境、历史痕迹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利用闲置空间打造温馨的街角花园,对空置的老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将乡村的美转化为设计的语言,赋予乡村新的功能和活力,在不经意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实地踏勘过程中,现场的设计师们深入到乡村的角角落落,就像探寻宝藏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乡村的机会。他们与当地乡民亲切地交谈起来,“请问村民礼堂的容纳规模是多少?”“村民对于停车空间有什么要求?”“老年人在全村人口中占比多少?”“咱们村里有什么特别的民俗活动?”设计师们就乡村的现状情况、民众的诉求等问题,与当地村民、民宿主理人、镇村工作人员深度交流,倾听村民的诉求。
吕田镇水埔村原水埔小学现已空置,但校址和教学楼依然承载着珍贵的记忆。作为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中最热门的选点之一,它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能够让设计师们展开自由驰骋的遐想,重新去定义建筑的功能、空间和外立面。如果能够巧妙地结合附近的“狮象岩”古人类遗址,把这里精心打造成一座遗址博物馆,便可展示岭南地区人类发源、繁衍、变迁的漫长历程,同时举办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讲座和艺术展览。如此一来,这个地方还能成为一条独特的纽带,将广州的过去与现在、乡村与城市紧密地连接起来。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乡村振兴不仅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粤美乡村”系列活动的深入推进,吸引了“乡建导师”、设计大师、高校师生、专业设计师等广大群体的目光,让大家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广阔的乡村,点燃了一次次关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绚丽的岭南未来乡村生活田园诗画卷,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规划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