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年前,那时人类的祖先生活在静谧的大自然中,和其它生物一样,对于声音有着高度的敏感。因为这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必备天性,对于声音反应迟钝的那些原始人类都在漫长的进化中被淘汰了。
随后的漫长岁月,斗转星移,诞生了各种文明,人类的生活环境不再安静,噪音出现了。从两河流域早期人类定居点的手工业噪音,到古典时期城市的马车人流声,再到工业革命后的机器轰鸣。
不过即便如此,应该说一直到19世纪末,人们已经认识到噪音,但是始终缺少相关的研究。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第一次获得了大规模的人造动力,工厂开始出现,并促成了现代城市的出现。而随之而来的,由人类制造出的声音越来越大,噪音问题开始被重视。
于是在后来的100多年时间里,人们和噪音的斗争从未停止过。1900 年前后,英国就出现过反噪音协会,后来德国也受到影响建立过类似的组织,并且得到了包括律师、建筑师、工程师、医生等各领域专业人士的支持。那个时期噪音运动更多的带着一种文化意味。当时有人认为噪音代表着现代性、进步、都市生活方式等,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文化衰退和生活质量的降低。
对于噪音的认知和解释到了1920年代才逐渐科学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物理学,或者说声学的进步和完善,比如声级单位的确定和城市噪音调查。同时,声学研究也开始和材料科学,建筑学等学科融合,发展出一系列致力于隔音、吸音的建筑技术、材料等。
除了隔离噪音,也有人开始研究如何消除噪音。1936年,德国物理学家Lueg提出了"有源噪声控制"技术,也就是主动降噪的概念。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但频率、振幅相同的声波来抵消噪音。
不过这项技术在发明后最初的几十年时间里,因为受制于芯片算力,进展非常缓慢。以至于专利过期了(那时欧洲的专利有效期只有 20 年),Lueg 都没能从中赚到什么钱。
到了 1978 年,著名的视听设备制造商BOSE开始加大了对于有源降噪技术的研究。但即便如此,1989年,第一款商用的BOSE主动降噪耳机才算正式诞生,主要用于军方和航空业。直到 2000 年,BOSE 才推出了民用产品。
标签: 家电 角落里 噪音 冰箱 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