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是爱恨交加的日子。女人们喜欢在这个节日买很多"便宜“的商品。男人们则痛心这天要花巨资清空女人的购物车。一下子少了一年白干了。这个所谓的”便宜“商品的价格,其实就是支撑面。
支撑面的意义,很多人可能都没多少注意。但是笔者认为这是特别重要。尤其是针对那些想炒股发财的人,支撑面背后的意义尤显重要。
为什么?我们知道。任何商品都有一个价值,包括人。曾经有位伟大的化学家,他的师傅曾经想用金钱挑战他的底牌,后来放弃了,为什么,因为他本人太穷了,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自然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基于此,股票自然也不例外。因为股票背后也是人。在市场经济,这个金钱价值衡量的意义更显重要。以前,可能存在人帮人的存粹意义,现在可能有,但是已经少很多了。现代社会,只要愿意花费金钱,读者可能可以得到各种想要的服务或商品。
我们知道,股票背后是公司。虽然股票的运动和公司的运营是分开的,但是,很多股民不这么想。所以有股民会认为,公司运营很好,股票肯定会往上冲;还有股民属于跟风类型,喜欢追涨杀跌;还有就是背后的机构和大户,他们懂得煽风点火,拉动了股票运动往上冲。
说了这么多,那支撑面怎么体现呢?既然股票有一定的价值,一旦股票跌破某个价格,很多股民就会认为股票被低估了,可以抄底。结果就有很多股民来抄底。另外,有些机构和大户觉得这只股票很不错,想大量买入。但是如果直接大量买入,可能会引起股票暴涨,给股票抬桥子。机构和大户可不是善男信女,也不是什么慈善机构,可不会让股民赚钱的;如果慢慢吸入,时间太久,这时候机构和大户就喜欢砸盘,让股票暴跌,引发一大堆止损盘(包括股民因为惊恐而割肉离场)。这些行为,可能经常发生,这样在股票运动上就会体现为围绕某个价位上下震动,这个价位就是传说中的“支撑面”。
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支撑面的意义也很大。我们知道,聪明的主妇喜欢买打折商品,他们认为某个价位就是这个商品价格的支撑面。一旦商品到达这个价位,卖家就不舍得再降价出售,而买家也觉得这个价位很合适而引发大量买盘。
引申到房地产,笔者也曾经研究过大量的房产走价。发现大部分房产以市面价或高于市面价挂在中介那,无人问津。而少量的低于低于市面价的房产,很快就被买家拿下。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其实也是支撑面逻辑。这个市面价其实就是支撑面。
回到本文开始讲到的”双十一”。这些商家人为创造了某些商品比“平常价格”低的现象,造成了跌破支撑面的假象,从而形成大量买家购物的假需求。这些商品购入后,很多都闲置在家里,变成了二手货。结果又引发了二手货市场的旺盛。是真的比“平常价格”低吗?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很多时候,这些“双十一”的所谓“平常价格”参照物,可能是经过调整后的“平常价格”,所以这些商品的价格其实并不低。有些商家可能会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进行下调,但是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维持现状。而买家在买红了双眼的情况下,可能就不分青红皂白的买入。再加上,看到页面上很多商品都卖断了货,买家生怕错过了占小便宜的机会,盲目买入。还有呢,就是商家对某些商品进行阉割,所以该商品某些功能没有了,价格自然下来了。讲了这么多,细心的读者是不是发现都是套路。
这些套路在“双十一”适用,在股票市场里也同样适用。商家的目的,就是激发买家的欲望,从而让买家购入一大堆不需要的商品,或者高价买入商品。从而占了买家的便宜,商家就此获利。
现在把这些“双十一”现象套到股市里,就都应验了。股票经过除权除息,看起来股价便宜了,但其实每股背后的资产价值就变小了。股票要上涨之前就要先暴跌然后就快速拉升,股票进入上升趋势,一浪高过一浪,就表现为股票每次下跌形成的低点,一个低点高过一个低点,背后其实就是股民生怕错过下次的暴涨机会,从而盲目进货,从而每次买入的低点都高于之前的低点。股票在某个期间内上下波动,其实就是股民认为这个股价的估值就在这儿范围,跌破区间下沿或接近区间下沿,一大堆人买入,股票上升;在区间上沿或稍微突破区间上沿,一大堆人卖出,股票下跌。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够提高股民对股票运动的认识。
标签: 现象 双十 心理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