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 由于受到肺炎疫情影响,近期智能手机消费市场景气度直线下滑,为了减轻库存压力,以华为为代表的多家一线终端品牌都向供应链发出了砍单的通知。
2020年第一季度,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业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企业在2月份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一方面是终端变更交付计划延长了订单周期,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工厂复工率仍处于爬坡阶段造成产能不足的原因。
近期有部分手机产业链厂商相继披露了有关公司2月份的产品销售情况,包括几家一线厂商在内都出现营收及出货量环比下滑的现象。
产业历经“黑色二月”
集微网查阅产业链公司近期发布的公告发现,包括鸿海、玉晶光、舜宇光学、丘钛科技在内的产业龙头都经历了一场“黑色二月”。
其中,鸿海集团2月实现营收达约505.54亿人民币,环比下滑40.35%,同比下滑18.13%,创2013年3月以来最大同比降幅。另外玉晶光今年2月营收降至6.93亿元,也是创下该公司近10个月波段新低,有预测指出,玉晶光今年第一季度营收或将下降近3成。
港股方面,国内摄像头模组两大巨头舜宇光学、丘钛科技都在日前披露了公司2月份的产品出货情况,根据公告,两家企业上月的所有产品出货量均呈现环比明显下滑的趋势。
舜宇光学2月份手机镜头出货量达9649.4万颗,环比减少11.1%;同月的车载镜头产品出货量达307.6万颗,环比减少35.5%。其手机摄像头模组产品当月出货量达4349.5万颗,环比减少13.7%。
丘钛科技摄像头模块产品销售数量为1390.1万颗,环比减少约51.1%;其指纹识别模块产品销售数量为366.00万颗,环比减少约38.3%。该公司声称,当月摄像头模块产品及指纹模块产品销售数量环比减少主要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公司复工比原计划推迟而影响出货。
业内人士指出,与上述几家企业有同样遭遇的厂商不在少数,比起工厂复工问题带来的影响,终端消费力大幅减弱才是对产业链冲击最大的因素。正如眼下,多家终端品牌因国内和海外市场同时受疫情影响再次下调一季度甚至更长期的需求量,这样的现象,就是市场冷淡在产业链形成的反应。
疫情影响或长达半年
众所周知,国内终端品牌的销量增长十分迅猛,在国内份额持续攀升的同时,海外市场的占有率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品牌的供应链也随之壮大。不过随着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智能手机产业近年来已然出现总量下滑的情形。
直至5G的到来,终端产品出现颠覆式的创新并成功燃起用户的消费热情,依照今年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产业链本该迎来5G带来的红利。
然而,肺炎疫情短期内大规模的爆发给国内消费市场带来重创。眼下,这波冲击还蔓延到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疫情全球蔓延,全球消费电子板块受供给端和需求端双重压力。
行业人士表示,原本疫情爆发主要是在中国地区,且中国的防疫成效也日益显现,所以大家初期预估疫情对手机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今年一季度。不过从目前全球的感染情况来看,本次疫情对手机产业链的业绩影响或许会延续到整个上半年。
不久前IDC、StrategyAnalytics等机构再次下调了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期,H1全球出货量降幅将大于10%。
鸿海创始人郭台铭近期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由于美国占全球消费市场40%消费量,美国消费能力若不能带动,对全球经济伤害会很严重。
相比之下是,疫情对供应链影响反而是其次,硬件产品在消费市场,消费者晚几个月消费还没关系,工厂产能落后2周到3周,日后用数个月时间加班调整可以回复,现在市场可否成长才是关键,不是供应不出来的问题,消费者有无消费才是关键。
值得提出的是,虽然全球疫情的防控工作尚未取得成功,国产品牌渠道库存高位影响新品铺货,海外品牌新品推出或晚于预期;但随着国内外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加之行业传统旺季的到来,下半年市场有望回暖,而整个手机产业链中长期仍受益于5G引领的创新趋势。(校对/Candy)
标签: 多家 产业链 下滑 环比 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