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零售时代下,传统企业经营的八大困局《下》
前言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了四个困局,即:发展之困——电商冲击,实体店倒闭;管理之困——缺乏科学管理;成本之困——资源浪费,成本增高;市场之困——行业市场混乱低迷。
今天我们来说说后四个困局,即:
第五,竞争之困——价格恶性竞争,盈利困难
第六,产品之困——同质化,假货横行
第七,品牌之困——单店经营,难以形成品牌
第八,服务之困——服务能力弱,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第五,竞争之困——价格恶性竞争,盈利困难
由于物流的高速发展以及电商的崛起,导致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透明, 因此很多商家开启了价格战。一个产品,成本5元,线下卖10元,线上卖8元,我卖7元,它卖6元,甚至双十一促销,3元全国包邮。你说消费者如何选择,当然线上购买啦。
因此这样的情况,怎么能有利润,线上都无法存活,何况成本高昂的线下呢。
最后导致的情况就是: 没有利润,无法服务好客户,同时没有资金研发新品,客户不满意,埋怨商家,商家也有气,更加不好好服务客户的恶性循环。
第六,产品之困——同质化,假货横行
产品同质化,假货横行会给整个零售行业带来三个致命的影响。
(1)降低消费者的信任感,引发诚信危机
比如为了冲击产品的排位,商家会进行刷单行为,顾客买到排位靠前的产品,但是由于商家刷单花费了太多的钱,导致产品质量不好,最后消费者买到低质量的产品,因此就变得不那么信任了。
(2)破坏市场管理秩序,极易形成垄断行为
部分电商平台虚构交易,左手下单买,右手下单收,物流就是个空包;还有的,线上商家不开发票,偷税漏税严重,给国家造成损失。
(3)不注重知识产品保护
很多商家为了省时省力省钱,直接抄袭,没有侵权的意识,损害他人的利益,同时原创者追究成本高,很多都不了了之了,长期下去,导致商家的创新意识下降,因此新产品,新技术慢慢就少了。
第七,品牌之困——单店经营,难以形成品牌
中国大多数注册商家,还是个体户居多,就一个,两个门店,因此难以形成品牌效应,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1)抱团取暖,联合起来才有出路
比如做化妆品的,可以联合厂家,上游供应商,下游加盟商,中间渠道商,还有各种平台公司,一起合组成一个联盟,这样就打通了上中下终端,四个利益链,生意就会有所起色了。
(2)没有品牌建设的意识
首先,很多人经营一家门店,就想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号令员工,莫敢不从,这样的思维是很落后的;其次,商家和客户即使交易关系,没有形成联系,客户忠诚度很低;最后,很多商家没有较强的品牌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假货的存在。
(3)整体产业水平有待提高
行业分工不明确;行业运作不规范;企业规模偏小;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4)经营者缺乏现代化企业经营意识
对零售业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公司内部运营管理不规范;企业缺乏科学管理。
第八,服务之困——服务能力弱,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服务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足
(2)服务意识淡薄,缺乏服务敏感度
(3)员工缺乏归属感,人员流动性高
(4)没有专业的服务体系,员工落实不到位
小结
现在实体行业不好做,很多原因,同时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科技在进步,做生意的方式也要进步,才能有所成就啊。
但是,无论商业演变, 终究离不开两点:商品经营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商品经营能力: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供应链,专利,运营能力等
客户服务能力:以客户为中心,做好服务,比如消费的场景服务,产品的售后服务等
标签: 困局 企业经营 零售 传统 时代